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说的是适逢清明,阴雨蒙蒙,又祭奠故人,人的悲伤惆怅之情应景而生。每到此时,杜牧妇孺皆知的诗句提醒着人们衬托这个时节背后的情绪和气氛。所以在清明节前后一段时间里,会有一些朋友可能沉浸在思念故人的伤感中,如果亲人离世不久,那这种情绪更加浓烈。
这些情绪被特殊的节日、人物、场景所唤醒,人之皆有,实乃常情。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,甚至加重,就会危害到人的心理健康,严重者可能达到持续哀伤反应和/或抑郁、焦虑等疾病状态。又临近一年一度的清明节,在此让我们逐一去了解,如何在经历斯人已逝的痛楚后还能拥抱新生活。
如何面对“死亡禁忌”
死亡,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,是“忌讳”,是不敢提、不敢想的事情。小朋友童言无忌做游戏的时候说“我死掉啦”,长辈听了会赶紧制止,捂上孩子的嘴,自己再冲地上“呸呸呸”来唾去“晦气”。
但是,死亡,不可避免,是生命的自然规律。我们需要在生的时候认识死亡,从而启发我们如何赋予自己生命不一样的意义,让生命更有价值,在临近生命终点的那一天,也可以告诉自己,“一辈子很值”。
而有时天灾、疾病、意外……,让命运变得不可捉摸。有的人说,“反正最后会死,活着有什么意义呢”。每个人都在跟时间赛跑,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尽可能多地增加生命的厚度,美好不会不请自来,需要付出努力去寻找,这个过程如果被我们体验到了,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意义。世上本无意义,去行动、去感受、去经历,便成了各自的意义。死亡让生命变得分外珍贵且有意义。
如何面对“悲伤重现”
1.接纳情绪
伤感、怀念、消沉、内疚、愤怒、不相信或不接受死亡的真相、希望和逝者在一起……,在一定程度上,是我们经历丧亲之后正常的情绪反应,又叫哀伤反应,多数都不需要专业人员的治疗。随着正常生活的恢复,逐渐接受了丧失的现实,放下了心中的羁绊,内在“生的力量”转移到了现实中,这其实仍然是与逝者另一种方式的联结。换种视角,哀伤代表了一种很强烈的正性情感——对另一个人的爱,有人把哀伤说成是心有所爱的代价。
在亲人离世后的最初几年,这种情绪和身体反应会有一些起起伏伏,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淡化。通常人们需要几周的时间来慢慢接受现实,改变生活或调整计划,甚至是重塑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。了解了这些,我们还要去觉察和接纳这种自然反应。只要这个反应不是长期持续(比如持续超过12个月以上)或者越来越严重(生活和学习、工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),就可以不必过于担心。
2.陪伴与支持
丧亲后的孤独感,在节假日可能更为凸显,比如在阖家团圆的春节、中秋节或在寄托哀思的中元节、清明节等,外界气氛的烘托,会让独处的人更加寂寥。如果近几年有亲人离世,家庭成员间在特定日期,如忌日或节日,可以彼此支持,互相取暖,尤其是帮助老人、孩子减轻孤独感,增加心理上的关怀。因为较成年人来说,他们的社会支持基本全部来源于家人,他们对家人的需要更为强烈。
3.必要的仪式很重要
哀悼或告别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,还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。这种形式让健在的人与逝者作最后的物理意义上的告别,同时也帮助生者重建自己不同以前的生活。
对于反应强烈、难以接受的家人,其他人可以提前做一些解释和安抚,帮助他们一起“告别”。告别不是忘却,也不是斩断了联结,而是让生者将这种联结转移到新的生活中。
4.最好的支持是解决问题
在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、海啸之后,哀鸿遍野,幸存者的生活也变得举步维艰。这个时候一瓶干净的水、一个安全的居所,就是最好的支持。
亲人离世,生者可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,可能是朝九晚五的中年,可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……,这个时候,如果能够给予切实的解决困难的帮助,那便是能让逝者安息、生者继续的最好的慰藉。
5.反应持久强烈,及早专业求助
如果哀伤持久,对生活影响严重,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行为,需要认真对待,及早到专业医疗机构咨询。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(DSM-V)中把持续哀伤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来诊断,它的特点概括为:a.哀伤症状的时长、强度和/或症状都显著超过文化常态;b.社交、职业和其他领域的功能损害程度具有临床意义。持续哀伤反应与我们已经了解的抑郁症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疾病有重叠的症状,但不完全一样,需要有针对性的专业治疗。
清明时节为故人寄托的思念,也可以变为生活的动力和能量,让那份感情和联结,继续传递下去。史铁生的妻子陈希米悼念爱夫,也写过:“把有限当无限活,才能活出‘永恒’的可能。要把死送走,要让‘死’活下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