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,中国的学术氛围很浓。正所谓: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幸运的屈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年代,伴随他而来的还有他显赫的家庭背景,他和楚王都可以称兄道弟,其实应该算是皇亲国戚了。
公元前319年,屈原才20出头,便在楚国中央机关中担任要职——左徒,也就是比宰相稍微小点儿的官,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。这么年轻就能做到这个官位上,真可谓少年得志!后人要是想弄明白屈原何以如此,往往能够追踪到许多线索。先从他的生辰八字来看,据史料记载,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。“寅”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老虎,三个“寅”也就是“虎虎虎!”。出生的日子就不凡,似乎隐约地注定了他将来不平凡的一生,这当然有点迷信的色彩。
屈原又系出身名门。他是楚国三大家族之一的屈氏的后人。打小家庭环境很不错,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沾染半点纨绔子弟的恶习。用现在的话说,他是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的好小孩,自小就怀有为楚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。所以,他从小就以自己屈氏家族里能言善辩的屈完为偶像崇拜。当年屈完奉楚成王之命,出使齐国,把当时著名的辩论专家管仲都给驳得哑口无言。后来,屈氏的子孙感念先祖的遗风,将辩论艺术作为了一门必修课。
屈原能有良好的修养,全亏了他父亲早年对他的教育很重视。他父亲伯庸不但要他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,更重视发展他的个人兴趣,算是中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先锋。屈原喜欢剑术,年少的时候常幻想自己是一名剑客,浪迹天涯,扬名天下。屈原走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道路,因此不偏科,门门优秀,成了楚国难得的全才。屈原吸取了百家之长,兼收并蓄,自成一派,为自己后来形成的有特色的政治道路和文学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都说:“能力大则责任大。”屈原从小就立了高志,所以责任心特别强。人家都是满足于独善其身,他却是想着兼济天下,不愧是皇室后人。长大后的屈原发自内心地渴望为国家做点什么事,便跑去谋职。于是,楚怀王成了他的顶头上司。楚怀王自小就听说了屈原,如今这个人才来为他效劳,他当然很开心。很自然的就欣赏他、信任他,把很多事务都交给他去处理。屈原也在内政和外交的舞台上发挥出了自己的才干,赢得了楚怀王的尊重。
屈原一直推行美政。这可不是用美女来吸引人眼球的美女政治,而是追求国家强盛、长治久安的一种政治理想。屈原觉得举贤而授能十分重要。现在选拔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通常都要经过公务员考试,而那时候没有这样的安排,所以无法不拘一格地选拔出具有真材实料的人。屈原认识到了这种弊端,于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贵公子们恩荫做官,强调“真金不怕火炼。”
屈原这样有真材实料的人,当然不需要恩荫,可是这不代表其他的人不要。屈原太刚直,太自信,一出道就把其他贵族给得罪了。屈原早几千年就提依法治国、以人为本,这超时代超得太多。难怪那些人说他这是耍个性,为难大家。
屈原一直崇拜屈完,待到自己成了管事,也和屈完一般凛然于台前舌战君孺,加之其年轻貌俊,位高权重,一时竟然成了全民明星,他经常出使其他国家,并在众人前演说,每次都是慷慨激昂,正义凛然的样子。
演说家做成功了,他又不满足了。说得太多,人肯定浮躁,没有内涵,还是改做作家吧。他开始专心写文章,一写又出名了。难怪后来有个小女子说:“出名要赶早,晚了就没那感觉了。”
楚怀王觉得屈原实在是太牛了,做什么成什么,于是决定派这位人才中的人才去干一件伟大但是异常艰难的事情。楚怀王对屈原说:“现在世道混乱,群龙无首。在七雄中,秦国实力稍占上风,就仗势欺人,我实在是看不过去,不如你去其他五国走走,看他们愿意不愿意与我组个联合纵队。我吃亏点,做个队长是不介意的。”屈原答道:“大王放心,“臣为了楚王江山社稷,定不负重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