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郭璞
郭璞(276年-324年),字景纯,河东郡闻喜县(今山西省闻喜县)人 。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、风水学者,建平太守郭瑗之子。
西晋末年,郭璞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。晋元帝时拜著作佐郎,与王隐共撰《晋史》。后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,以卜筮不吉劝阻王敦谋反而遇害。王敦之乱平定后,追赠弘农太守。宋徽宗时追封闻喜伯 ,元顺帝时加封灵应侯 。
郭璞为正一道教徒,除家传易学外,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,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,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。他好古文、奇字,精天文、历算、卜筮,长于赋文,尤以“游仙诗”名重当世。郭璞是中国风水学鼻祖,其所著《葬经》,亦称《葬书》,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,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。

风水祖师
据郭璞所著《洞林》记载:晋惠帝、怀帝之际,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。。郭璞说:我的乡里屡遭劫难,盗贼横行,战乱频仍,老百姓惊慌失措,不知道该到何处避难,当时我初涉《周易》大道,懂得揲蓍卜卦之法,想通过占筮探求避难之所,于是起卦占筮郡县之内何处可以逃生避难,连续几次都得地火明夷之卦,地火明夷上卦为坤为地,下卦为离为日,乃是日落地下,光明隐没之象,可称之为伤灭之卦,当时弃策而叹道:“百姓流离失所,飘落于禽兽出没之地,背井离乡,命运岂不是像游鱼一样了吗?"于是郭璞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,和他们一起到东南去避难,但所到之处皆遇贼寇,不得安居,确实与卦象相合。
后来郭璞与他的姻亲在昌邑避难,日夜不得安宁,于是向南越过颖水,渡河后大约三十里,传言对岸有贼寇屯驻,用栅栏隔断渡口,阻拦过往行人行凶打劫。当时逃难者有数百家,车辆千余乘,都不敢前行,让我占一卦看是否可行。起得地天泰卦。于是郭璞对大家欣然说道:”大家一起避难得拔茅茹,以其汇,征吉之卦,乃是大吉之兆,又泰卦有天地交通之意,必是吉兆无疑。”于是郭璞带头,随从其后的有几十家,到达贼界时重贼皆已离去。其余人家在他处躲避,却都遇到了贼寇,财物被劫掠一空,都后悔没有听从郭璞的建议。

天地交泰
到淮南安丰县,众人离家久远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,都有归家之念。于是大家又让郭璞起卦占断是否适合再往安丰。郭璞起卦得水火既济,判断说:“卦象小狐渡水,疲惫地垂下尾巴,开始虽暂得偷安,最终却没有依靠。并且说此卦秋天吉利,春天悲伤。”
再占卜到寿春吉凶如何,起得天地否卦。郭璞判断说:“乾坤闭塞,大道消散,贼寇肆虐,世道凶乱,(十一月虎刑在午为鬼,鬼即盗贼),凶乱之时必在寅日,(寅为火鬼长生之地),僵尸遍地,血流成河。(火刑与鬼并),此卦是说行路之人要遭劫难。
后来在春三月寅日,在安丰回家之人全遭贼寇劫掠,大概就是春天悲伤之意吧?前往寿春者在路途中大多遇贼被杀,虽郭璞往安丰者全都安然无恙。(此用郭璞《洞林》原文之意)
郭璞的断卦手法属于纳甲之法。所谓装纳甲之法,就是用乾纳甲、壬,坤纳乙、癸,上下相包,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已丙丁,象征六子生于父母乾坤之中。与天干相配合,八卦又都在每一爻上都规定了固定的地支。占卦装纳甲,就是依据八纯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在每一卦中所处的位置内外不同,给每个爻标出所代表的天干和地支。又根据其中的五行生克之理综合判断其吉凶。

水火既济
上图为水火既济卦纳甲图,之所以是秋天吉利,春天不利因为世主为亥水,秋天金当令,金旺可以生水,世主亥水逢生而旺,所以是吉。春天木旺,世主亥水生木为耗泄,木又生火,世主亥水与火相煎熬,故而不吉。并且二五爻皆为土鬼,土能生金,金为亥水之原神,原神逢生,故而是吉,至春天木旺,木能生火,火是世主亥水之仇神,仇神逢生,不利世主,所以不吉。

乾宫属金.天地否卦
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两者不能相交,按八宫卦之说,否卦属于乾宫,乾宫之卦五行属金,火克金,所以午火乃是官鬼,寅木又生午火,所以说寅为鬼生处。
上列否卦纳甲图,二爻巳刑寅而临官鬼,至寅日寅巳相刑,所以说寅日必遭凶乱,又四爻为午火官鬼,郭璞十一月时起卦,十一月为子月,子午相冲,到寅日木又生火,火旺必乱。

八卦纳甲全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