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安镇地处歙休盆地的横江沿岸,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,因东面的万安山(又名古城岩)而得名。集镇雏形早在汉隋时即已形成,文献可稽的历史有1700余年,一度作为县治、郡治所在地。这里地近邑城,处于上至黟县、祁门、婺源,下通屯溪、岩寺,远往安庆及赣、湘、闽等地的陆路交通中心;且依畔钱塘江上游水运干道横江,船行溯流可到黟县渔亭,顺水直达浙江杭州。因万安既有车马之便,又有舟楫之利,周边乡镇出产的大量粮油、竹、木、茶叶等物资集中在此加工、销售或转运,使之成为古徽州重要的商埠和水运码头。
经过数百年的发展,至明清时期,万安街已名列休宁县境九大街市之首,民间有“小小休宁城,大大万安街”之誉。街长约五里,狭长逶迤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,因而又有“一线天”街市之称。即使在已呈衰退之势的清末民初,万安街沿街仍有布匹、粮油、糖坊、酱园、典当、国药、徽墨、罗经、糟坊、炉坊、轿行等50多种行业、140多家店铺和手工作坊,可以想见其鼎盛时期的繁荣状况。
然而今非昔比。与黄山市中心热闹非凡的屯溪老街相较,如今的万安街显得萧条落寞。街上几乎不见行人,也不闻鸡鸣犬吠,不少老宅已年久失修,无人居住;曾经繁忙的码头现已成为妇女的洗衣之所,当年林立的店铺也不见半点踪迹。只剩脚下光洁平整的青色石板路,还在隐约昭示着昔日万安街上的行人如织。
万安老街
沧海桑田的同时,也有一项技艺延续了下来。自万安街向东,行至上街70号,“吴鲁衡罗经老店”的招牌映入眼帘。“罗经”是风水师对罗盘的敬称,据考证,万安街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,发展于明代,鼎盛于清代中叶,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,万安也因此被称为“罗盘之乡”。2006年,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吴鲁衡罗经老店
“罗盘之乡”
万安罗盘得以兴旺发达,与其地理人文环境及社会需求有关。徽州是宋明理学的发祥地,社会文化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。北宋理学家程颢、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以及后来的诸多理学家们均多有易学著述,并有专门文章强调要研究风水。源于程朱理学的新安理学在徽州盛行近700年,对徽州社会的影响极其深刻,使得这一地区的风水活动相沿不衰,形成传统社会习俗。南宋《新安志》载:“其民之弊,好委人事,泥葬陇卜窆至择吉岁,市井列屋,犹稍哆其门,以傃吉向。”说明当时的徽州人对房屋建筑和墓葬的风水已非常讲究。而清初休宁县万安人赵吉士所著的《寄园寄所寄》更有“风水之说,徽人尤重之,其平时构争结讼,强半为此”的说法,可见得徽州风水之盛行。
同时,徽州自古有自承一脉的风水体系,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何令通。何令通(922—1019年),名溥,字令通,原为南唐国师,精堪舆家说,后周显德年间(954—960年),因谏李璟修牛首山陵不利,被谪为休宁县令,曾整治休宁县城环境。后辞官为僧。其在“阳宅”、“阴宅”的理论与实践上都多有作为。《休宁县志》称:“凡徽人葬地之善者,多为何国师所扦。”何令通的风水术一直在徽州传承。如婺源济溪的游氏家族,即“得舅氏国师何令通青囊之学”,历代均出过不少著名的风水师。明代游元礼还曾于“永乐初应诏卜天寿山陵,优赐还山”。而何氏后人休宁著名风水师何可达,正是世界文化遗产地——黟县宏村明永乐年间改造村落环境、构建村中水系的规划者。
此外,明清时期,徽商在外地经商致富后,多回到故里大兴土木,建宅邸、立祠堂、修祖坟,这些活动在破土动工之前,都要请风水先生相地择向,风水术和罗盘更因之有了广大的销售市场,同时外地的商人和堪舆师也专程来万安购买罗盘。以上这些独特的文化、经济和地理条件,客观上促进了万安罗盘的产生和发展,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,并使万安镇逐渐成为明清时期著名的罗盘制造中心之一。
罗盘
技艺传承
万安历史上的罗盘店主要有方秀水、吴鲁衡、胡茹易、胡平秩等。吴鲁衡罗经店创办于清雍正元年(1723年),是万安罗盘制作业的后起之秀。创办人吴国柱(字鲁衡)所制罗盘、日晷等,因质量上乘、精密度高而畅销各地,“吴鲁衡”也成为中国罗盘业的知名品牌。其后人秉承祖制,并兼制“洋式日晷”和“节气日晷”等,产品行销中国城乡,甚至远传至日本、朝鲜、东南亚及欧美诸国,享誉海内外。民国4年(1915年),吴鲁衡第五、六代传人吴毓贤、吴慰苍共同制作的罗盘、日晷被评为中国备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产品二等奖,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。吴氏罗经店传业六世,至20世纪60年代歇业。1990年代,第七代传人、后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森重操先辈旧业,恢复了吴鲁衡的罗盘制作技艺。
中国备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产品二等奖奖状
吴鲁衡罗经老店的现任“掌柜”是第八代传人吴兆光。吴兆光出生于1984年,大概从10岁起开始接触罗盘制作,“看三年修三年”,16岁就基本上掌握了吴鲁衡罗盘制作的核心技术。但他不认为这是父母有传承意识的体现,“你说农民会刻意培养他的孩子种田吗?那不是培养,而是要为家里干活,你就是个家里的劳动力。”吴兆光觉得自己“从小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玩”,学习罗盘制作是被逼无奈,更没有考虑过文化传承。十九岁时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入伍当兵,跟着部队走南闯北。
当兵时,父亲吴水森的一封信对他触动很大。2003年前后,整个罗盘业环境很不好,吴水森觉得自己年纪大了,制作罗盘力不从心,希望儿子能回来接班,传承这项手艺,也带领罗盘业走向正轨。考虑再三,吴兆光在服役期满后回到了万安镇,接手老店的经营。他决定要“干出点名堂来”。
首先是扩大生产规模。吴鲁衡老店制作的罗盘要经过选料制坯、车盘、分格、清盘、写盘、油货和安针七道复杂工序,每个步骤都要手工制作。最关键的工序是安装磁针:先将钢针置于天然陨石上使其磁化,安装时要精密地测定磁针重心,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,以便指针能够自由转动。这道工序是罗盘制作的核心技术,只能由店主亲自在密室中完成。
以前都是吴水森独自完成所有工序,吴兆光说服父亲招工人、带徒弟,将前六道工序交给其他人处理,提高罗盘产量。其次是扩大宣传,吴兆光建立网站,介绍罗盘的历史及制作过程,同时也开始在QQ上销售罗盘。这些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运作,当时让父亲觉得非常不可思议。
两三年后,老店逐渐走上正轨,吴兆光和父亲又面临选择:应该把罗盘卖给政府还是专业风水师?当时政府大量采购当地特产作为礼品,徽墨、砚台、罗盘都在采购之列,订单数额有时可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。但是他们觉得政府采购这条路与政策关系过于紧密,不够稳妥。相比之下,个人客户虽然难做,但只要把产品做好,积累的声誉和资源就会一直延续。于是,他们将产品受众定位为专业客户。后来“八项规定”对三公经费进行严格控制,由于预判得当,政府订单减少几乎没有对吴鲁衡罗经店造成影响。
不少人也在打“吴鲁衡”这块万安罗盘金字招牌的主意。由于吴水森缺乏商标意识,“吴鲁衡”在1990年代即被人抢注,后来打了近20年的官司,才把商标重新拿回来。也有些小作坊在自制的罗盘上落吴水森、吴兆光的名款,仿制吴鲁衡罗盘在淘宝上进行销售,为了以正视听,吴兆光也开了一家淘宝店,随时通报存货情况,防止顾客上当受骗。
吴兆光先生
罗盘对制作原料要求很高。万安镇周边河汊纵横,林木葱葱,盛产一种“虎骨木”,其材质坚韧、不显纹理,是制作罗盘的不二选择。但是虎骨木要放置三年半到四年,待充分晾干后才能使用。罗盘有大大小小多种尺寸,由于原料的限制,各种尺寸罗盘的数量分配,需要根据盘种需求的变化,在储存木料时就加以准备。“我们要预测未来3-4年罗盘市场的走势。不同流派对风水的解释不同,所以需要不同的罗盘。比如说前两年,大盘呼呼呼地卖,小盘一堆堆那里,就是没人买;但有时候连续几个月小盘卖空,大盘不动。某段时间正好一个很大的风水流派办的培训班比较多,小盘就会卖的多;但如果是专业性较强的学会培训较多,那就不一样了,他们更倾向于解释内容更多的大盘。”
为了了解不同流派的动向,吴兆光经常与风水师们交流,但他认为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罗盘市场的动态。“我们去年只生产了1000多面盘,但是远远供不应求。比如说市场需求有10000,你只有1000,那怎么保证这1000是10000个里面的综合反映呢?除非和市场需求基本平行,这样说才会比较合理,但现在我们肯定做不到。”吴鲁衡罗经老店常备的盘样有一百多种,常见盘种有三和、三元、中和、玄空、朱子等。顾客主要从老店的网站上进行盘种选择、预定,吴兆光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制作
吴鲁衡罗经老店现有二十几名员工,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商业化公司,吴兆光称他们的生产模式为“手工小规模批量化生产”,一般一批罗盘做出来不会超过20个。老店生产罗盘、日晷、风水尺三种产品,罗盘价格从四五百元到上万元不等,主要以2000-3000元的盘种为主;最贵的产品日晷可以卖到30多万,但制作耗时超过一年。吴兆光觉得自己是比较轻松的,产品没有销售上的压力,也不需要专门的销售人员,每年都有500多万的销售额,利润率也比较可观。
对于进一步提高罗盘产量,吴兆光比较谨慎。提高产量的关键的是要减少他自己的工作量,经过几年的犹豫,他才下决心将七道工序中最重要的安针环节拆分,在指针装配上带徒弟,自己只负责最难的指针支点制作部分。他希望能将罗盘年产量提高到1500-1600面。“技术如果真的全部放开了,我是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。如果采取工序式的放开,我永远可以留下核心技术。”
每个老店都有祖上留下来的规矩。吴鲁衡罗经老店有一条规矩是要求伙计“年少进店,老死出店”,且每个人只负责罗盘制作的某一道工序。“以前跟着我太爷爷、爷爷的佣工,都是一直干到死,每年给买两套衣服,每个月给月钱,生病我给你看,死了还要给他们备好棺材,有点像包身工,一辈子都管了。”还有“传媳不传女”,即罗盘制作技艺可以传给媳妇,但是不能传给女儿。“这是为了家族的知识产权保密。女儿要嫁出去,但媳妇是自己家的,生的孩子还姓吴。我父亲这一代就是典型的‘媳妇传儿子’,因为爷爷过世很早,幸好奶奶继承了这门技艺,才能把这个技艺传到我父亲的手上。”
吴兆光认为这些规矩都是为了防止技术外传。“可能是从事这行的原因,我们吴家的香火不旺,300多年只传了8代,从太爷爷开始,已经‘四代单传’。”第七代传人吴水森先生于2014年去世,如今的吴兆光35岁,只育有一女。对于技艺的传承,他表示正在考虑之中。
风水文化
吴兆光平时也会看风水的书,了解基础知识,但没有想过花精力研究。他认为风水不是封建迷信,也不是玄学神话,而是中国古代先贤们总结出来的一种人与自然的经验、规律,古人的智慧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在罗盘上,今人再通过这些符号,像破解密码一样,把当时的经验反推出来。
“不管是阴宅、阳宅,不外乎就是什么样的朝向。为什么改变门的朝向就会‘旺财’?实际上很简单,比如你走进街巷里,有些店铺的门它就是不吸引你,你就是走不进去,而根据地势、环境改变门的走向,你就能很自然地往里面走,这不就吸财了吗?还有‘旺家’,那就是房屋的风向、地球的磁场、日照等对这个房屋主人身体的影响,如果这个房屋老是晒不到太阳,那么一定湿气重,人就容易得风湿,所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他所居住的环境——也就是所谓风水——是有很大关联的,但是古代风水师不会告诉你,他只会告诉你这个房子好或者不好,他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。实际上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科学,是古人对待天地人之间关系的态度。”
手绘风水图
罗盘业的兴衰也代表着风水文化的兴衰。在吴兆光看来,风水文化在民国时是一个鼎盛期,建国后进入压抑期,“文革”时遭受巨大打击,但没有真正中断,只是从地上转到地下了,直到改革开放才有所回暖。2006年,万安罗盘制作工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与此同时,国家经济飞速增长,在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,罗盘业开始起飞。“今天我们坐在这里,肯定第一个想吃什么;解决了吃饭问题,才能继续想穿什么;吃穿都解决了,再想有没有地方住;等到再有条件了,我可以决定是住在这里好还是那里好。风水的繁盛不恰恰反映我们需求的提升吗?”
为了传播罗经文化,吴兆光斥资1000余万,在吴鲁衡罗经老店后方建立了全国唯一一座罗盘专题博物馆——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。该馆于2012年免费对外开放,展示古罗盘、日晷、风水尺、风水古籍、古图谱、老罗盘制作工具、万安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文物近千件,被评选为安徽省首批十佳民办博物馆。此外,考虑到制盘原料已被列为国保树种,不得乱砍滥伐,除了向林业部门报备购买外,吴兆光还投资兴建了1000多亩原材料基地,供罗盘取材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