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老人孝—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
祖母有三个儿子,父亲最小却是家里的顶梁柱,为了照顾祖母,我们一家四口一直与祖母在老屋同住,直到祖母去世。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,玉米面做成的饼子,是我们的主食,每顿桌上那一个白面馒头,必须是祖母的。我是家里最小的,祖母心疼我,有时候偷偷掰一块给我。这要是让父母看见,是不允许的。祖母年纪大了,牙口不好,家里的菜总是煮的烂烂的,方便祖母咀嚼。我家所在的小镇,每五天一个集,赶集最常买的水果就是老面瓜,这种瓜里面的瓤,没有牙都能吃了,软面的厉害,祖母最爱吃。这种饮食习惯影响我至今。
为了照顾祖母,父亲放弃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。父亲好文笔,远近皆知。市史志办创立之初,曾想调父亲到史志办工作。这个机会,可以让父亲从当时的工人身份转成干部身份,可以走出我们居住的小镇,进入市里,在别人看来,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但父亲说:父母在,不远游。为了照顾祖母,父亲放弃了这个机会,留在老人的身边。
母亲受父亲影响,也将祖母当成自己的亲娘孝敬。她说:“自己的母亲去世的早,这就是俺的亲娘”。在祖母近九十岁的一个冬天的早晨,祖母在燃着的炉火旁,不小心将棉衣的角点燃了,是母亲冲上来,用双手把火扑灭,自己的双手却被严重烧伤。祖母一直很知足,逢人便夸自己有福,有个好儿子、好媳妇,享福了。
祖母最后几年,父母亲一直与她睡在一个炕上,晚上,父亲一直不敢睡沉,拉电灯的绳子绕在父亲的手上,一听到祖母有动静,父亲就立刻起床,照顾她起夜。长期的睡眠不良,导致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,下肢肿胀的一按一个坑,可父亲从来没有想过让祖母跟别的兄弟过,他说,他不放心。祖母一直在父亲和母亲的亲自照料下,于2009年寿终正寝,享年104岁。
对家人爱—包容是最可贵的修养
父母属于先结婚后恋爱的那种,母亲经常开玩笑说,是被父亲“骗”来的。因为嫁过来之后,才知道婆家这么“穷”。说归说,但风风雨雨四十多年过来了,夫妻二人相濡以沫,相互扶助,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沟沟坎坎,俩人总是携手共同面对。
姥姥在我刚出生不久就因病去世了,妈妈的两个兄弟一个妹妹都未成家,老姐比母,妈妈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们的责任,无论是从经济上周济、还是叫到家中常住,父亲从不怠慢,从无一句怨言;舅舅有了儿子,也是最爱住姑姑家,甚至想把户口转到姑姑家常住。因此,两个舅舅和小姨一直很尊敬这个姐夫。现在,他们还三天两头地到父母家去看望他们。
而母亲对父亲也是无怨无悔地付出。因为祖母在我家同住,一到过年,一些亲戚就会过来给老人拜年,从初二开始,家里就要接待一些亲戚,每每这个时候,就是父母最忙的时候,头一天晚上,父母就要准备出第二天接待客人的菜,洗净切好备用,第二天一早,父母就忙活开了。那时候老屋里没有暖气,厨房里冷得伸不出手,母亲是大厨,经常在厨房里一忙一上午。这样的接待,母亲一干就是三十多年。
随着我们慢慢长大,越来越懂得了,父母之间那份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包容。父亲很有才华,却因为照顾祖母放弃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,母亲没有抱怨,默默地站在他背后给予支持;姥爷中风瘫痪后,父亲会用自行车带着母亲,骑行二十多公里,一周一趟,风雨无阻,只为圆母亲一颗尽孝的心;俩人用爱和包容,一起走过了生活中的沟沟坎坎,现在生活好了,两位老人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,俩人更加形影不离,出门时,父亲是母亲的向导,拉着母亲的手,母亲只管跟着走;在家里,母亲是父亲的首长,指挥父亲择菜、切菜,父亲一一听从;闲暇时,俩人最爱打扑克,父亲是“常输将军”,每当父亲又输了,母亲笑话他“臭手”时,父亲总是不争辩,转身悄悄给我们说,他是故意输给母亲的,为了哄她开心。
对他人让—善良是最高尚的品质
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姐妹俩,要与人为善,凡事不要计较。小时候,家里只有父亲一个正式工人,母亲在当地学校当临时教师,最少的时候,一个月挣五块钱,家里有地,但两个女孩一个老人,都不是整劳力,日子过得并不宽裕。那时我们家与伯父家在一个院子里南北屋住着,每次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,都要送给伯父家一份。八十年代初,随着家里孩子长大成人,父亲与伯父也到了分家单过的时候,父亲主动提出来要与祖母一起留在老屋,还把家里积攒的全部的钱贴补给伯父家盖新房,当时分家的中人都看不过去了,说父亲太吃亏了,可父母亲说,一家人还计较什么。
我家邻居有个姑姑,丈夫在铁路工作,常年不在家,家里老人孩子一生病,就会来敲我家的窗户。不管白天还是晚上,每次父母都二话不说,就赶过去帮忙。后来,她的丈夫又中风瘫痪,家里更加拮据,经常向我父母借钱。那时候姐姐上中专,我上高中,家里经济也不宽裕,记得有一次,为了交姐姐的学费,父亲把家里的粮食推到粮所,卖了换成钱。但尽管如此,每次邻居求上门来,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尽力帮助她,父母说,人不到难处不张口,没有多还有少,不能伤人家的心。
因为与人为善,我们一家人缘特别好。在老家时,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,每当夜幕降临,邻居们就会聚集到我家看电视,每次父母都会沏上茶水、摆上瓜子,男人们在外屋喝着茶水、拉着家常,姑娘媳妇们在里屋织着毛衣、嗑着瓜子,就象温馨的一大家子。现在,父母都搬到城里住上了楼房,与邻居们还是相处地很好,每次下了雪,父母亲就会第一个到楼下清理积雪;父亲还经常扫楼道,他不只是扫自己家门前,而是把五层楼全扫一遍;邻居们都很感动,大家纷纷效仿,现在,父母所在的楼道一直是干干净净的。有一次在父母楼下遇到一楼的邻居,他向我打听父亲的名字,说要向市里推荐我父亲参选身边好人,他说,你父母是真正的好人。
美德的传承—好家风代代相传
父母用他们几十年的付出,营造了一个和睦的家,也用他们的言传身教,教会我们姐俩用孝、诚、仁、爱这些美德,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。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,我们姐妹俩真是恨不能让时间停滞,让我们多一点、再多一点陪伴父母的时间。这些年母亲已经成功地将大厨交接给我们姐妹俩,我跟姐姐约定好,每天中午她过去,晚上我过去,为老人做饭,陪他们聊天,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逢父母的生日、父亲节、母亲节等节日,我们都会一起为父母挑选礼物,送给老人一个惊喜;周末,只要我们俩有一个有时间,就带老人去游玩,这些年,我们达成了默契,老人到了周末,就有了一种期待。在大自然中,亲近花花草草,看草长茑飞,听泉水叮咚,父母开心,我们也开心。父母经常说,他们很知足,这辈子开了些眼、看了些光景,够本儿了。
2016年父亲静脉曲张动手术,我和姐姐跑前跑后地照料,晚上我俩轮流守夜,白天母亲守在床前,让我们回家休息。可一到吃饭的时间,我们俩又不约而同地带着做好的菜来到父亲的病床前,病房的病人们羡慕不已,直夸父母有福。
成家后,父母经常教育我俩,要拿自己的公公婆婆当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。我俩过年过节给老人买东西,都是一买双份,有父母的,就有公婆的;婆婆跟我同住八年,情同母女,没有红过一次脸;每次我们夫妻发生争执,婆婆都站在我这边。姐姐的公婆身体不好,公公长年半瘫痪,婆婆患有肺癌,姐姐一直尽心照料,给婆婆洗澡,给公公理发,两个老人临终前,对自己的子女说:“跟老大媳妇享福了”。
在我们家客厅挂着一幅对联,是父亲自己题写的,上联是:身体健康全家福,下联是:家庭和睦万事兴。这是我们家的真实写照,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家风,更是我们家最好的风水。
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家风是传统,家风是正气,家风是美德,愿好的家风能够代代相传,激励我们,确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。